在霓虹闪烁的当代社会,传统与现代似乎特别难找到共通之处。然而,在山西阳城县,90后女孩乔琳的故事让我们正真看到了这两者的成功融合——她重新接手了陷入困境的家族陶瓷厂,把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“乔氏珐华”赋予了新的生命。珐华,作为被誉为“山西三宝”之一的陶瓷工艺,它的独特之处正在于低温釉的独特魅力。作为第29代传承人,乔琳在传统技艺与现代市场需求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。
一通电线年,在美国读完本科、心向研究生的乔琳接到了来自母亲的电话,坦言家族陶瓷厂的销量正在快速下滑,亟需新鲜血液。虽然她在美的学的是精算专业,工作前途可观,但看到母亲沧桑的面容,她决定放弃马上就要来临的美好前景,选择回国继承家业。她的心中有一个念头,那就不可以让辛苦一生的长辈白费心血。
从小我就感受到陶瓷工艺的魅力,对这个传统手艺有一份自然的亲近感,”乔琳说。
最终,乔琳和比她年长的哥哥齐心协力回到了自己的家乡,决心重振这家曾经繁荣的陶瓷厂。
最初,家族陶瓷厂的生产策略大多分布在在工艺品上,但乔琳对市场进行了细致的调研,发现如今的消费者更倾向于简约中性的日用瓷。她决定将传统的珐华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起来。这一策略不仅大幅度提升了销量,也让传承的非遗技艺得以更好地传播。“我们大家都希望生产的不仅是陶瓷产品,而是能融入现代生活的艺术品,能够走进每一个家庭。”
乔琳的思路果然奏效,她所在的陶瓷厂逐渐摆脱了销量下滑的困境,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。
接手工厂之初,乔琳面临着许多技术难题。尽管她从小就对陶瓷有一定了解,但在实际制作中,她由于美术功底的欠缺,源源不断的创意也难以实现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,她决心自学相关知识,努力提高个人的技能。
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,乔琳在传统的五种釉色基础上,扩展到了150多种新色,其中的创新色彩为她的作品增添了不少活力。她不甘于中国传统陶瓷的单调,而是通过改变配方中的材料比例,不断调试,寻找新的灵感。原本平淡无奇的陶瓷,如今就像是被赋予了生命,绽放出百花齐放的色彩。
除了在技艺与色彩上进行创新,乔琳更大胆地将现代流行文化融入到作品中。她选取了热门动画、影视作品作为新题材,例如,当《黑神话:悟空》火遍网络时,她推出了结合该形象的陶瓷产品,收获了大量粉丝与顾客的喜爱。
“我们想留下现代人的思想与情感,让后代有机会了解我们的经历与故事。”她说,目标不单单是陶瓷,更是传承通过陶瓷文化所给人类带来的美好。
受乔琳的影响,陶瓷产品的形式也在不停地改进革新。原本仅限于工艺品的耳饰、茶具、装饰画、香薰容器等商品,如今在她的推动下,逐步扩展至更多的个性化定制和实用性产品。“这样的多样性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,也让非遗技艺真正融入了现代生活。”
在她的努力下,乔琳的创新作品屡获大奖,珐华岁寒三友梅瓶、珐华镂雕孔雀牡丹图罐等作品获得了中国陶瓷设计大赛的金银奖,展示了她在艺术与工艺上的非凡才华。
作为家族陶瓷厂的掌舵者,乔琳深知肩头的责任。她不断推动着工艺美术大师的培养,迄今已培养出15位。她不仅在自己的公司内培训工匠,还主动走进校园,向年轻人推广珐华陶瓷的历史与文化,成立珐华科普基地,鼓励孩子们参与实践,感受传统手艺的魅力。
如今,公司经营逐渐稳定,乔琳的研究与创新工作也在日常运营中展开,只有这样,她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保持领先。“作为一名非遗技艺的传承者,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,不断学习,才能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的活力。”
对于乔琳而言,接手陶瓷厂不仅是为了传承匠心,更是要迎接未来。她希望能够通过不停地改进革新、探索新的市场,真正的完成这个千年手艺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结合。
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,乔琳用自己的热情与智慧,重新定义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。正是这样一位90后女孩,让我们正真看到了非遗技艺的未来,也让传承文化的使命再度焕发出耀眼的光芒。